之前小星推薦的書。除了電影外,令人訝異的是這東西居然有慢畫,但聽說先看小說會比較好。

正好在書展上看見,看了幾頁後立刻被俘虜,準備75折結帳時同學卻說他有這本書,所以我就開開心心的放回去了(喂)。

 

強者我同學投資的早,買的是上面↑這個電影還沒出現時的初版封面,但看過預告的我還是滿腦子都是松隆子的形象。

 封底上有「這本推理小說真厲害」的獎項,但嚴格來說這本書並不會令人想拿來當推理小說看……就是說沒有想跟作者競賽而推理的想法,很自然的就會被它所述的事實牽著走。

所謂的告白並不是粉紅色白點點的那種告白,全書下來用了非常多人的視角,老師、少年A、少年B、少年B的家人們……這是與案件相關的所有人的「告白」,有時是對學生的演講,有時是日記、有些是網路上的文章,這本書裡並沒有對話,僅僅用人物的獨白流暢的敘述了故事。

我們不需要真相,真相打從一開始就人盡皆知了,被闡述的是前前後後的過程。

 

一開始學生們在我腦中總是學校有鬼(?)角色般的小學生的模樣,一直到很久後我才查覺不對勁。之所以有這種錯覺,是因為一開始由森口老師所述的中二生們實在名符其實,怪不得島民會如此喜歡這部片。和《鐵之女》裡的小四屁孩不一樣,這裡所描述的中二屁孩多了一分青春期的屁孩氣(?),那些橋段令人感到可笑,卻又離我們好近。

日本屁孩真的好可怕……以後生了孩子絕對不要讓他在日本唸書……

經歷過犯人的視點之後,一不小心就會產生一點同情,但馬上就會被老師的震撼終章拉回來。老師點醒了我就算想法再複雜,這屁孩做出來的事依舊不應該。

雖然我覺得老師講完那麼一大串,演講到一半停頓住還講電話的少年A應該早就被人拖走了吧……

森口是位好老師。不會夢幻熱血地踰矩教學,在課堂上卻關心著每一個人。這樣的她貌似留有道德,沒有送兩個兇手到警局,但事實上她是不希望屁孩們只受到少年法的保護、不會反省也不知錯,她必須自己教訓他們,她想把A電死、把B淹死,卻沒有這麼做,對殺死愛女的兇手連死亡都太過奢華……

只看過電影預告時,我以為這是老師在班上尋找兇手的懸疑心理戰,但沒想到她在最初就知道了一切,精彩歸精彩,整個故事還是跟我的想像大有出入……我想看的是教師裱中二,總覺得部分時間重疊的部分有點多餘,心急地只想知道結果。

……所以我真的很好奇,電影要怎麼演啊?

交錯的時間軸說複雜也很複雜,只有攤平的整條時間軸應該不夠長吧?

好想看電影啊!!下檔了啊!!!

 

其實我覺得只要有第一章就是一個完美的短篇小說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r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